科技日报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李禾)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军民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通过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项目,综合实施酸化奶饲喂犊牛等8项技术,黑龙江九三农垦鑫海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奶牛单产从8.67吨提升到9.5吨,奶质达特优级标准,平均每头产奶牛增收1162元。
在中国农科院等举行的“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现场会暨奶业发展研讨会上,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说,去年我国牛奶消费量增长19.3,但国内“卖奶难”突出。进口乳制品从2008年6.8上升到去年22,而国内主产区至少有10牛奶卖不出去。据中国奶业协会资料显示,3月国内奶牛养殖亏损面达51。
“我国生乳生产成本较澳、美等发达国家高30—50,关税是世界水平的1/5,受国外乳粉冲击严重,加上消费者对国产奶质量安全信心不足,导致当前奶业的困难。”张军民说,饲料占生乳生产成本的70,该项目采用“奶牛全混合日粮(TMR)应用与评价技术”,用全株青贮玉米制作日粮,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降低了奶牛瘤胃酸中毒等代谢疾病发生率,饲料成本下降5.1。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农民还能增收320.6元/亩,推动了“粮改饲”,实现种养双盈。
据悉,为促进牛群健康和牛奶质量提升,项目组还实施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控关键技术等,乳房炎发病率降低8以上,治愈率85以上。九三农垦鑫海奶牛养殖社应用后,兽药费用下降18.6;生鲜乳中乳脂肪、乳蛋白大幅提升,体细胞数低于30万/毫升,细菌总数大幅下降,品质超过国外进口奶,达特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