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京津冀正处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天津发展沿海外向型农业、河北打造基地型农业的定位日益明确,三地之间畜牧业初具梯次互补性,区域合作渐成趋势。
然而,京津冀资源禀赋不同,畜牧业互补性较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至国家重大战略高度的背景下,如何协同发展备受瞩目。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浦华。
《中国科学报》:京津冀在畜牧业资源禀赋不同的情况下,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实现互补、互通?
浦华:畜牧业在京津冀三地的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而言,京津冀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2008年以来三地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近4个百分点。
京津冀在畜牧业资源禀赋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实现三地畜牧业协同发展,是三地实现要素互通、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比如,河北省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定位逐步明确。京津地区居民收入较高,是优质畜产品的主销区。
近年来,京津冀不断深化农业区域合作,各生产要素布局逐步优化。科技合作也不断深入,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政府推动、学会运作”的原则,积极协作,实现了共享三地学会的科技和智力资源,为京津冀畜牧科技合作摸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中国科学报》:协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挑战。您认为哪些差异限制了三地畜牧业的协同发展?
浦华: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畜牧业分工日益明确,协作日益加强,但差异较大的财政支持政策、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同阶段的畜牧业发展水平等限制了畜牧业的协同发展。
目前,京津经济发达、财政支持畜牧业的力度较大,处于周边的河北省经济则比较落后。与京津地区相比,河北省不同地区发展程度各异,总体还存在畜牧业设施比较落后、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畜牧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的难题。同时,与产业一体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阻碍产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伴随着京津作为核心城市本身带来的聚集和虹吸效应,发展畜牧业所需的技术、智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不断向两地集中,而河北省更多的是依托丰富的饲料和土地资源,被动承接京津的畜牧产业链中养殖等低端产业的转移,呈现三地产业梯度差异不断加大的趋势,畜牧业协同发展受到制约。
《中国科学报》:就目前情况而言,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
浦华:畜牧产业一体化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推进,但相关政策迟迟难以落地,主要源于跨区域的沟通难度较大。习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从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对京津冀一体化加以推进。
今后将依托北京市的科技和种业资源、河北省丰富的劳动力和饲料资源、天津市的交通运输和加工物流优势,满足京津地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畜产品需求。这已成为京津冀畜牧业发展的共识。
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畜牧业扶持政策出台。中央持续加大“三农”财政支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为京津冀地区在高基数、高起点上继续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畜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京津冀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安全监管。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三地依托全国统一的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检疫审批、官方兽医出证、跨省调运监管等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
《中国科学报》:加快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您对三地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哪些政策建议?
浦华: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下一步三地畜牧行业管理部门要密切合作,深入分析地区的资源禀赋情况,出台促进协同发展的系列规划,配套相关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引导资金、技术等要素有序流动,促进三地畜牧业优势互补和分工合作,引导首都经济圈畜牧业向一体化发展。
建立互认机制,消除畜产品流通障碍。涉及畜牧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三地各级管理部门要树立协调服务的观念,创新机制体制,重区域,轻区划,逐步消除行政区划等对协同发展的阻碍。
在事权决定财权方面,建立畜牧协同发展财政合作机制。发挥三地政府联合沟通作用,跨行业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是财政支持区域合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有序转移。京津冀要立足资源禀赋特点等优势,顺应畜牧业协同发展的要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实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饲料工业和畜牧生产布局。
加强疫病防控,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坚持“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京津冀地区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创新金融服务,全面推行畜牧业保险。依托京津资金优势,以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为依托,采取社会资本为主、政府适当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优质畜产品发展基金。加快发展政策性畜牧业保险,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险金额和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养殖场户的生产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科学报》 (2015-01-28 第7版 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