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以“科技赋能 种业振兴”为主题的“2021首届国际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峰会专题研讨了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畜禽育种前沿技术,交流研讨了促进畜禽种业良性发展的措施和自主育种的突围之路,以实际行动助力打好畜禽种业翻身仗。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动物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也是畜禽养殖大国。“在进口品种国产化过程中,我国的育种能力、种畜禽性能和国外仍差距较大,畜禽种业存在潜在风险。”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秦玉昌表示。
秦玉昌介绍,针对畜禽种业发展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联合10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聚集畜牧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成立了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围绕国家现代畜牧种业重大需求,建立育种科技创新和育种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双轮驱动,持续发力,推进大动物联合育种和实体化运营。
经过三年的发展,联盟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畜牧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品种培育创新体系,突破了一批自主育种品种关键技术,肉牛新品种培育已经进入第四个世代;应用建立白羽肉鸡表型精准测定技术和主选性状基因组选择技术方案,完成了6个品系的继代选育,在白羽肉鸡育种上取得重要进展;创新了“院地”“院企”合作模式,实现生猪、肉鸭、奶牛绿色提质增效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落地;打造了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养殖数据共建、共享和开发应用;建立了联合响应机制,针对生猪复养、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群策群力,全面支撑政府决策。
畜牧发展,良种先行。秦玉昌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作为畜牧科研国家队,将继续发挥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引领带动和协同创新的优势,大力开展‘卡脖子’技术科研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未来将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加快推进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力争今年实现白羽肉鸡品种从0到1的突破;育成肉牛新品种,破解肉牛种质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开展优质黄羽肉鸡、地方黑猪、地方黄牛等以风味物质为育种目标的特色新品种培育。
二、加快推进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争取建成全球保存畜禽种质资源总量最多、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打造畜禽种质资源战略保存的“全球库”,成为世界领先的资源创新中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三、加快建设和布局畜禽种业创新基地。全面提升畜禽种业基地条件能力,支撑我国畜禽种源自主创新。
四、加强科企融合开展联合育种。围绕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创新育种组织方式,加强科企融合,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多方协同创新机制。联合建立院企现代化育种平台,加速育种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核心种源新品种培育,实现高效扩繁、市场推广、产业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种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