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营养诊断与测土施肥技术

作者:李向林 来源: 饲草育种与栽培科技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20-10-13
分享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我国苜蓿产业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但是苜蓿生产水平、标准化、规范化和集约化程度还较低,苜蓿产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国内奶牛、肉牛等养殖企业的需求,近年来每年进口苜蓿干草超过100万吨。通过研发苜蓿表观诊断、土壤测试及植物组织分析的营养诊断方法,构建根据土壤测试和目标产量的施肥量指标体系,集成创新了苜蓿营养诊断与测土施肥关键技术。

  苜蓿营养诊断与测土施肥技术包括营养诊断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营养诊断方法是将土壤养分进行科学分级,包括土壤有机质、土壤pH、水解性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等12个指标。除了pH值诊断指标划分为过酸、适宜和过碱3级外,其它指标分级指标划分为极缺、缺乏、足够和丰富4级;肥料的推荐施肥量是结合土壤养分分级和目标产量而确定的。土壤养分分级为“丰富”水平时,不需要施肥。当土壤养分分级处于“足够”、“缺乏”、“极缺”3个水平时,结合苜蓿目标产量进行全养分的科学推荐施肥。此外,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PC端和手机端的专家系统平台,根据用户输入的基本信息,按照营养诊断和配方施肥技术的要点,给出指定地块的最适施用量、肥料科学配比、适宜施肥时间和最佳施用方法的解决方案。用户可以登陆中国牧草产业网紫花苜蓿施肥推荐系统界面( http://muxu.forage.org.cn/)使用。

  牧医所可提供从苜蓿建植和养分管理的全程技术服务。

  

  技术完成人:李向林,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学、草地养分管理、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制定了国家标准“草原健康状况评价标准”(GB/T 21439-2008),建立了定量评价草地生态状况的新方法。研究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草地测土施肥技术规程 紫花苜蓿”(NY/T 2700-2015),依据该标准指导全国紫花苜蓿建植农田超过10万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本,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曾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邮 编:100193

  联系电话:010-62874535

  

上一篇:优质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技术 下一篇:肉牛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