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多羔分子检测及育种应用

作者:储明星 来源: 肉羊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20-10-13
分享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我国是羊肉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羊肉的总产量只占肉类总量的5.5%,自给能力严重不足,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利用我国优质多羔绵羊种质资源,采用多羔分子检测技术能显著增加母羊年产羔数,加速肉用多羔绵羊新品种的培育,可以迅速提高羊肉生产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

  绵羊多羔分子检测技术是针对影响绵羊产羔数且在中国多个本土绵羊品种基因组中存在的FecB突变,利用TaqMan探针和SNaPshot两种高通量方法对其进行分型的技术。本技术是在羔羊出生后,采集微量血液提取羊血DNA,根据待测样本数量,选择TaqMan探针法或SNaPshot方法进行FecB基因分型。本技术在绵羊出生后即可判断其产羔能力,含有FecB突变的杂合子或纯合子母羊,其每胎产羔数可提高0.5-1.1只。将携带FecB突变的羔羊留存配种,不携带FecB突变的羔羊育肥淘汰,可显著提高母羊单产,减少母羊饲养量,缓解肉羊养殖对环境的压力,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显著提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进而实现“绿色提质增效”。

  绵羊多羔分子检测技术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和检测效率高等优点。利用团队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技术规程》(NY/T 1672-2008),过去的10年间,本技术已对甘肃、内蒙古、山东、山西、吉林、黑龙江、辽宁、新疆、宁夏、安徽、北京、河北、江苏等地的5万多只绵羊进行了检测,并有20多个企事业单位将其应用于绵羊的多羔育种实践。本技术为我国优良种质资源利用和优质多羔肉羊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牧医所可提供多羔基因检测相关技术服务。

  

  

  技术完成人:储明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长期从事肉羊高繁殖力性状分子机理研究与肉羊新品种选育。主持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技术规程》(NY/T 1672-2008),促进了我国肉用多羔绵羊的培育进程;参与育成了2个多羔肉用绵羊新品种,填补了我国肉用多羔绵羊品种的空白。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邮    编:100193

  联系电话:010-62819850

上一篇:优质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技术 下一篇:盐池滩羊基因鉴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