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特辑——孙先花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1
分享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戴着学士帽,穿着宽松的学士服,“咔嚓”一响,笑容就此定格,又是一年毕业季。一批优秀的牧医学子秉持“明德格物、博学笃行”的校训、怀揣对科研学习的热爱,奋发进取,矢志不渝。其中,孙先花博士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2年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2022年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成功入选“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打开滚烫青春里最沸腾的一章,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孙先花的农科故事。


个人简历

孙先花,山东省高密市人,自2015年9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导师苏小运研究员。7年以来,在姚斌院士领导的饲用酶创新工程团队开展研究工作,专业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从事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的基因工程改造和饲用纤维素酶高效表达的机制研究。作为团队骨干成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生物燃料与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20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4项,积极推动了研究成果产业转化。

社会活动及荣誉

作为一名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孙先花博士也一直积极组织、参与社会活动。在研究生生涯,一直在班级中担任班级干部,在学生会担任委员等。在博士期间,担任2018级博士2班的班长,曾多次组织班级活动,促进了同学们相互交流和学习,加深了同学间的感情;曾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职高质量的完成党务工作,受到支部同志们的一致认可。曾获农业科学院高水平论文奖、一等学业奖学金、中期考核优秀、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班干部等荣誉。

科研经历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科研经历和一点心得: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7年,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一位值得崇拜的导师, 加入一个充满激情的团队。在科研奋斗的路上,导师苏小运研究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专注的科研精神,对我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仅使树立了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也形成了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的坚忍不拔的品质。苏老师一直告诉我的是多读多想多做多写多讲。这简单的10字箴言,做起来确实不简单。我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良师益友的熏陶和影响。

此外,我深深热爱着科研。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从研一刚入学,就早早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作为实验室的小白,实验操作不过关,构建质粒载体都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我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向导师、师兄师姐请教学习、经过自己不断的训练操作,才逐渐掌握了一些分子生物学实验。后续的研究生涯中,培养大量阅读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从一开始不会撰写SCI论文,到慢慢掌握了写作技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自信心也建立了起来。硕士期间积累的有益结果,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变得相对顺利,会积极地与导师汇报工作和沟通学习,科研工作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毕业寄语

最后,我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研究生期间,会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实验不顺的难过。因此,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特别重要!科研之路,任重道远,贵在热爱,赢在坚持。作为一名农科学子,愿我们都能够不忘对科研的初心,牢记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切实提高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牧医所第五届三分钟论文演讲比赛举办成功 下一篇:优秀毕业生特辑——汤善龙